哲學學會過去幾年都邀請其他大學的教授來演講,費用來自大學學生會的撥款;這些活動的安排雖有系內教授協助,但從選擇邀請誰來演講、發邀請信、貼海報宣傳、替講者安排酒店、到演講當日的一切打點,主要都是學生負責,參與的學生都盡心盡力,樂在其中,認為這些活動能增強大學的學術氣氛和擴闊他們的眼界。
昨天幾個哲學學會的幹事在大學學生會開會後,滿肚氣回到系裏向教授們報告壞消息:今年多了一些學生組織申請大學學生會的撥款,粥沒有少,僧卻多了,學生會認為有些活動比哲學演講「更值得」撥款,便決定削減撥給哲學學會的款項。這一減,哲學學會便不夠錢在這個學期邀請三個講者;三個講者本來已不多,現在要減至兩個,真的有點不成氣候了。
那幾個學生之所以滿肚氣,是因為開會時除了他們幾位,與會者(都是學生)全部大力支持削減哲學學會的撥款,有些明言認為哲學演講不會吸引到很多觀眾,撥款是有點浪費,有些甚至在言辭間顯出對哲學嗤之以鼻,大概是覺得那是無聊兼沒用的一科。那麼他們支持撥款給甚麼活動呢?我只記得學生說的其中兩個:一個是時裝趨勢的展覽,另一個是關於日本漫畫的活動(記不起是演講還是研討會了)。
除了哲學,其他人文學科如文學、藝術、和歷史等,都是大多數學生不感興趣、也不認為重要的;相信不只在我任教的大學是如此,很多其他的大學也有此情況;相信不只美國是如此,全世界也有此情況,亞洲可能更甚。不少人已視大學為職業先修學校,入讀只是為得到學位好找工作,而不是為了求知識、開眼界、探索自我、建立個人價值觀。一些大學的管理階層也越來越不重視人文學科,裁員殺系都是先向人文學科的學系埋手。如此發展下去,人文學可以休矣!
在香港,人文學科在中學就開始不被人重視,只被當作「閒科」,很少學生在高中會選修。
回覆刪除這個情況存在已久矣。
刪除除了不斷責罵非哲學人不懂得欣賞哲學之外,確實無辦法。說到尾,為何他們要覺得這類哲學討論有意思,有聊兼有用?
回覆刪除無法說服有投票權話事權的大多數人,這到底是不是只在學院裡面討論問題的哲學家的失職?
哲學或其他人文學科不受重視,有很多因素,是個關乎人的精神生活及社會的價值取向之大問題,不是個人懂不懂得欣賞,或教授學者懂不懂得推銷那麼簡單。
刪除弄個時裝與哲學的關係及日本漫畫的關係,就皆大歡喜了。(亂來的)
回覆刪除我唸大學時,很少外系會唸哲學系的課,但關乎哲學的通識,有趣。
如果通識教育由中小學開始便教得好,便可能少一些人認為人文學科「多餘」。
刪除老師啊0口0"
刪除不如 你寫篇文
等我地可以話俾人地知
點解唔應該忽視人文科學
咁仲好啦@@~
ps:唔好咁睇好通識
香港通識科 訓練唔到批判思維
更慘者 會令人自吹自擂 懶有批判思維
如:中小學生唔應該參加遊行 影響學業
輻射鹽一事源於開放改革 市民唔習慣富裕生活
遊行唔應該激進 途中會傷及他人
獨生子唔係好識同人相處...等等
慨念個到 就好似你所講既文化研究
自製慨念 有d睇完都唔知點解
唔信者 可解釋"全球在地化"既字面如何有
"全球在地化"既詞義(到呢家我都唔明係咩黎)
邊及得上"正確偏見"(confirmation bias)
就算有歧義 都唔見得完全捉唔到路....
(究竟係講緊"偏見是應該有的"定係"偏見背後既立場正確
有其他正確立場 不過出於情感決定 就支持佢")
全球在地化本身來自管理學, 而唔係文化研究.
刪除更重要是社會學/政治學等先用此概念用於分析. 而不是文化研究. 反而令我睇到樓上朋友有點"吹水" "定型"文化研究甚至是偏見.
中學通識雖與大學有所不同. 但一切視乎教師素質. 教師水平低, 自會出現樓上所講的怪異答案.
訓練有素者自可教得學生批判思維與多角度思考.
樓上所言反而係一種唯哲學獨尊而其他學科皆不可進入的說法.甚至不明全球在地化便說不明所以而只明自己的confirmation bias.可笑
多謝閣下花心機 肯回一篇連我都覺得好垃圾既吹水文
刪除小小回應 睇到就睇 贂唔到就當我自己反省
"全球在地化本身來自管理學, 而唔係文化研究"
我從未講過呢個慨念既來源 亦都唔知道 閣下提醒 有心
我只係講緊通識好似王老師眼中既文化研究 自製慨念
化簡為繁
"而令我睇到樓上朋友有點"吹水" "
我不嬲吹緊水嫁啦 做緊白老鼠喎 發下牢騷唔俾咩....
""定型"文化研究甚至是偏見."
我對佢認識唔深 你可以講得岩 我既所知都源於王老師
詳情問下佢點解
"中學通識雖與大學有所不同. 但一切視乎教師素質. "
冇錯 教師素質重要 但係教既內容都重要啊
教人地直路思維 d卷答案既立場又唔見得有批判
最死個下就係要注意埋答題技巧 咩多大程度同意
開段一定要跟足 寫大部分定小部分同意... 太重枝節
唔可以只將責任推到教師質素
"樓上所言反而係一種唯哲學獨尊而其他學科皆不可進入的說法.甚至不明全球在地化便說不明所以而只明自己的confirmation bias.可笑"
我係喜歡哲學 但我唔喜歡故作高深 半懂不懂既慨念啊
就算係西方知識 都唔該"返亦"得好小小 等我地易明d啊
不過 你講左出處 多謝賜教啦
王教授,你寫的詩真有韻味。
回覆刪除G. Fong
謝謝!
刪除時裝趨勢和日本漫畫,都可以算係人類學的範圍,只係無哲學、文學、藝術和歷史咁高檔而已。
回覆刪除我倒不會分高檔低檔,只是認為人文學科不應受忽視。
刪除Hello Mr. Wong,
回覆刪除How about put in the ending this way:"i am a thirsty wolf" or" a disorientated pig" just kidding. Haha
Anyway, your love poem is good.
I did wrote a poem in similar structure two years before, from a perspective of an old married man.
If I were just a sloppy burger
Could you be my helper
If I were just an angry old cane
Could you be my sweetener
If I were stubborn as an old dough
Could you be my softener
Well, my dear
You don't have to answer
Cause I know
You are always
An unconditional lover
Thanks.
刪除之前看过一本美国的小说,说顶尖的美国人才都选择投身于金融或律师这些可以赚很多钱的领域去了。。。科学、技术等领域美国人都没兴趣了(这些空缺由亚裔人士填补),更何况是人文学科?
回覆刪除//说顶尖的美国人才都选择投身于金融或律师这些可以赚很多钱的领域去了//
刪除- 這說法過火了一點。
//科学、技术等领域美国人都没兴趣了(这些空缺由亚裔人士填补//
刪除Well, not completely true. My guess (not scientific) is around 40% or 50% of those jobs are filled by immigrants or non-Americans. Asians make up a big portion but not all those people are Asians.
//更何况是人文学科?//
One needs to be good in English to take 人文学科 in the US. So, I'd say the job market for US people in 人文学科 isn't affected much because of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esp. from Asian countries. --zpdrmn
的確, 如果沒有好的英文水平而在英語國家諗人文學科, 難度比較大.
刪除讀書(尤其文學作品)時緃是查了字典也可能不太明白.
便是明白, 也很多時失了一些神韻.
但就是能克服這個問題, 也要應付學習方法的不同.
如歷史, 中國傳統治亂史觀, 在西方, 他們研究中史不太從"人事着眼, 想法大大不同.
That liberal arts seldom yield tangible profits makes it the first option to slash spending, but the last to increase funding.
回覆刪除Sad, but mostly true.
刪除In this consumer-driven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I observe that philosophers have to market their discipline through popular cultures. These books here are examples:
回覆刪除http://www.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324354.html The other students might be on board if you are inviting someone to talk about Twilight and philosophy.
I have also heard that some philosophy departments had to focus on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philosophy like ethics and tie themselves to the "practical" majors. I heard one program tried to improve enrollment and justify hire by offering a series of ethics graduate-evel certificates for the scientists and business students.
//I observe that philosophers have to market their discipline through popular cultures. These books here are examples: http://www.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324354.html The other students might be on board if you are inviting someone to talk about Twilight and philosophy.//
刪除- That's true, but unfortunately the quality of these books are usually not high.
//I have also heard that some philosophy departments had to focus on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philosophy like ethics and tie themselves to the "practical" majors.//
- This is also true. My department, for example, offers many sections of Biomedical Ethics.
30 Rock and Philosophy
刪除<--I like this XD
Oh wait, I found it: http://www.amazon.com/Anime-Philosophy-Wonder-Popular-Culture/dp/0812696700
回覆刪除Horrible!
刪除//如此發展下去,人文學可以休矣//
回覆刪除Maybe philosophy gets hit worse than other depts. As for the whole 人文學, I am not as pessimistic. It's hard to imagine we can do without 人文學, even for a person like me. Maybe it is a pendulum, it will swing back. --zpdrmn
人文學科包括不少學科.
刪除如果與同樣大範圍的商科,理科比較, 確是在不利狀態.
經費是一回事, 以如今都市人的看法, 這些學科畢業後就業前景不樂觀, 也會令不少人在前途/錢途與興趣之間, 選擇前者.
以維基中列舉的學科來說,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ities
我想, 在不少人的眼中:
1. 法學前景絶不暗淡(當然, 裏面也有說法學可能被定位為社會科學).
2. 表演藝術在香港是沒多少運, 但在美國聽說也有不少人報考, 希望能成為百老滙表演者等.
3. 視覺藝術就似乎更冷門, 如張大千, 畢加索等能有幾人? 就是梵谷也要死後方能成名.
4. 文學便只有等一紙風行, 洛陽紙貴的一天.
5. 語言倒還可以向翻譯/語言教學發展.
6. 宗教神學嘛...六合之外, 存而不論
7. 歷史/西方經典學, 也許有些人認為有用, 但錢途卻很不佳, 也就只有等在央視主持百家論壇爆紅, 然後寫書吧.
8. 至於哲學嘛, 不好意思的說句, 只怕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讀的是什麼, 自然更不明白讀來有什麼用處.
說到底, 就是錢字.
除非世人不再愛錢, 否則人文學科的前景真的不太樂觀.
但聽說這個所謂資本主義世界就是建基於"利益"二字上面的不是?
若人文學科不能為人帶來看得到的利益(interest), 自然人們對他們就沒有興趣(interest)了.
//說到底, 就是錢字.
刪除除非世人不再愛錢, 否則人文學科的前景真的不太樂觀.//
- 是甚麼造成大部份人都向錢看?會否是因為從小就缺乏人文學的教育?人文學的教育會否令人對人生有一個較平衡的看法,不只看金錢物質?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不應只是指出事實上大家都向錢看便算了。
問題是, 有很多人都在呼籲大部份人要多看看錢以外的問題.
刪除相比之下, 雖說人文教育可能是長遠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可能有心人會比較有興趣關注環保問題.
而在如今這個社會上, 既然高等教育所費甚距(不論金錢, 時間, 心血), 普通學生與家長又有選擇自由(當然基於學業成績上), 自然會選擇能帶來較大回報的科目.
而人文學科的回報恐怕都較難以數字計算.
以數字上來看回報的話, 人文學科能帶來的不太高, 自然就較難吸引人.
這種人文學科面對的問題乃至呼籲重視人文的聲音, 已經出現很久了, 但社會好像沒太大改變.
//假如...僧人// Good poem. But I'd rather be a 俗人 when I arrive. ((: --zpdrmn
回覆刪除//問題最終係點解市民大眾作為納稅人要養活一班職業哲學人。就算要養,是否要養咁多?是否每間大學都一定要有哲學系?開設哲學系,是否只是古典大學傳統的殘餘?//
刪除- 這些問題涉及對教育、哲學、和人文學的基本看法,不能三言兩語便有結論。Martha C. Nussbaum 的新書(2010 年出版,仍算新) Nor for Profit: Why Democracy Needs the Humanities 頗能道出我對這些問題的立場,那是本很值得看的書。
Well just because these humanities subjects might "die out" in universities, it doesn't mean that they will disappear completely from our society. It doesn't take a degree in philosophy to practice philosophy. How people value philosophy should not be judged by how philosophy is valued at the university.
回覆刪除Exactly. 問題最終係點解市民大眾作為納稅人要養活一班職業哲學人。就算要養,是否要養咁多?是否每間大學都一定要有哲學系?開設哲學系,是否只是古典大學傳統的殘餘?
刪除是否應該清楚區分人文學與英美哲學?唔少人可以喜歡其他人文學,例如文學和藝術,去好多詠詩會文藝討論會,但對英美哲學那種感覺上比較鑽牛角尖式的辯論卻完全不感興趣。換句話講,對英美哲學嗤之以鼻的人,未必就通盤反對人文學本身。就算英美哲學可以休矣,或許其他許多人文學有排都未休住。
回覆刪除說到尾,問題是資源分配,如果會去聽李歐梵許鞍華演講的可以有成五六百人,會去聽可能世界哲學討論的只有二三十人,咁應該點樣分配資源?
哲學當然不能代表所有人文學科,不過,我們也不應以英美哲學代表了所有哲學,因為英美哲學只是西方哲學發展的一個階段。此外,在大學裏修一些講 Plato, Aristotle, Locke, Mill 等的課,是重要的文化修養教育,是讀哲學,卻不是讀英美哲學。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