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

「不會白白地活著」


十多年前開始我已幾乎完全不看電視,家裏的電視機只是裝飾品;我也極少到網上看電視節目,朋友談到那些最流行的電視劇時,我只有聽的份兒。然而,最近我卻看了《琅琊榜》,那是兩年前播出的中國大陸電視劇;事緣真才子馮睎乾和我太太不約而同盛讚此劇精彩,加上我最近勤練普通話,想多聽一點,以改進發音,便決定看了。全劇共五十四集,我只花了十二天便看完,期間工作不比平日少,此劇是否好看,就不言而喻了。

這篇不是劇評,我想談的只是一句對白,就是由胡歌飾演的梅長蘇說的:「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


雖然胡歌在中國很紅,但我在看《琅琊榜》前對他毫無認識 (也許聽過他的大名,但不會放在心上),看此劇時在網上查過他的資料,才知道他在2006年經歷過嚴重車禍,九死一生,容貌受損,整容後仍留有痕跡。那年他才二十四歲,剛紅了不久,如日中天,遭此巨變,是人生的大考驗。在《十年獨白》裏提到上述那句對白時,胡歌這樣說:「在《琅琊榜》裏的那句台詞,帶給我很大的震撼,就是我既然活下來就不能白白地活著。我想這句話,是過去這十年,我最重要的一個印記,人生的印記,也是我這一輩子,未來這一生的座右銘。」

車禍的經驗是否改變了胡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他的行事為人有甚麼影響,大概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我想指出的是,對於這種險死還生的經驗,不少人都有過份浪漫的想法:險死還生的人都會看破世情,一方面不會像從前那麼執著,另一方面卻會活得更積極、更懂得珍惜生命,「不會白白地活著」,甚至由壞人變好人,由吝嗇變慷慨,由膚淺變得較有深度等等。事實是:有變有不變,有變好,也有變壞,因人而異。我便認識一個人,為人卑劣,機關算盡,愛播弄身邊的人,約五十歲時心臟病發,幾乎死去,只差分秒;可是,他病好之後依然故我,即使沒有變得更壞,也絲毫沒有變好。

其實,「不會白白地活著」對不同的人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取決於那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險死還生的經驗未必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沒有這樣的改變,但險死還生的人卻立下「不會白白地活著」之志,那麼,他便只會更積極實踐本有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 享樂主義者盡量去享更多的樂,追求名利的更加出力追求,愛弄權者努力得到更大的權力...

我自己也有過險死還生的經驗,每次回想差點連人帶車衝下高山山坡那一刻,我都會心跳加速,慶幸自己仍然生存,而且沒受過甚麼苦。我肯定險死還生的經驗沒有改變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只是令我更加珍惜自己關愛的人,更加努力善用時間,更加享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 從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我不是白白地活著。

9 則留言:

  1. 知道自己每天是白白地活著,那才是一種幸福。那是我說的。

    請王教授小心內地神劇。我未看過《琅琊榜》,所以不是針對它。大陸的劇集,當然可以偶有佳句。

    相對於整個太陽系、銀河、宇宙...人,就是在白白地活著。(所以人類創造了「宗教」。)

    假設在中國抗日戰爭其間,有人"既然活了下來",我想他/她祇想白白地活下去、平淡幸福地活下去。

    我想說的是,"既然我活了下來" 的下一句,幾乎甚麼也可以。(從文章中看來,怕且王教授也發現了.... ??) 當然,既然王教授選擇下一句為 "就不會白白地活著",這也無不可。這也可以是一種幸福。

    觀乎我們的祖宗們,他們大部份人可能都是 "白白地活過來",才有我們的今天。因此,就算今天我們"沒有白白地活著",也沒甚麼可以誇口。

    在下推薦王教授看一看臺劇「通靈少女」。雖然在真人真事的底稿上加了男女感情線,令在下念念不忘的是,查找了「通靈少女」真人"索菲亞"的資料及錄像後,「陰陽眼」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有時候,有 "天命" 的人可能就祇是想每天 "白白地活著"。("索菲亞" 後來選擇了伊斯蘭教。怪不?!) 另外就是思想劇集的女主角郭書瑶,是如何從"童顏巨乳"一步步走至「通靈少女」。兩個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活著每一天。

    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就是這麼一回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其實我不愛看電視,這次之後應該不會再看電視劇的了。

      刪除
  2. 是不是「白白地活著」可能很大程度只是一種自我感覺。人類有幾十億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一個過著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人就是屬於「白白地活著」的話,那豈不是有幾十億人都是「白白地活著」?
    不要忘記其實社會的財富(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都是由那幾十億人一代又一代,長年累月一點一滴地積累出來。沒有幾十億普通人「白白地活著」,世界就只是一個荒蕪之地。
    當然,如果有人患上了抑鬱症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是「白白地活著」而不想再活下去,這相信就要及時去看精神科醫生,以免貽誤病情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會白白地活著" 是有 "幹一番大事" 的意思。所以,普通人過著普通生活和做著普通工作,真的有被間接引申或隱喻為 "白白地活著"的意思。慘不慘?趟著也中槍。

      刪除
    2. 「"不會白白地活著" 是有 "幹一番大事" 的意思。」
      其實在日常社會裡「不會白白地活著」也未必一定是「幹一番大事」的意思。事實上有不少宗教或某些「宗教化」的政治團體或政黨在宣傳或「引導」民眾加入其團伙時往往都會利用「不會白白地活著」為由,令本來就不是「白白地活著」的民眾以為不相信某種宗教或沒有某種「政治信仰」就是「白白地活著」,於是就容易令本來就不是「白白地活著」的民眾「無端端」地成為信徒或政治信徒,去「堅信」某種信仰或宗教或政黨。但其實他們仍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生活和工作,只不過是自己「以為」自己正在「幹一番大事」而已。
      但往往「以為」自己正在「幹一番大事」可能比真的去「幹一番大事」要好。因為「大事」其實是可好可壞,而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其好壞的標準有可能正好相反,若然信眾都真的去「幹一番大事」的話,那對社會到底是禍是福恐怕就天曉得了(大陸的文革就是信眾都真的去「幹一番大事」的結果)。

      刪除
    3. 「從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我不是白白地活著。」

      從王Sir文章結尾的這句話來看,是否「白白地活著」相信是取決於「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與是否或有否「幹一番大事」無關。

      而問題相信是由於每個人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說只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就不是「白白地活著」的話,那可能就基本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白白地活著」;

      但如果說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才能夠說不是「白白地活著」的話,那什麼才是「正確的」相信就是是否「白白地活著」的關鍵所在。
      如果王Sir能夠點出有沒有什麼準則或如何去判斷何謂「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或是否有存在「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刪除
  3. 內地神劇(有些香港神劇也是)偶然會有些令人思考的句子。「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會白白地活著。」在《琅琊榜》的目的,是表明 "復仇" 的決心。因此,若離開了該 context 及時空,便會產生不同效果。

    在香港,就是有些政治人物不想 "白白地活著",攪到正常人(市民)都會發癲。走了一個,又來了另一個不想 "白白地活著" 的政治人物。唉!這就是 context 及時空的錯。

    亦不知道為何世間上會有咁多 "仇" 需要報 (不獨指 "中港台韓日" 的劇集),及咁多能人異士居然常常被人謀害(及又會被人謀害到)以致不想往後 "白白地活著"。若報仇不成,點算?留待續集繼續報下去?若報錯仇又點算好?留待下一代去了結?《琅琊榜 2》快(?)上畫了,怕且最得益者,還是某些上市公司,因為 "既然上了市",它們的股票價格是不會"白白地呆著" (請用普通話朗讀)。哈哈哈。幾 "萬用"?!

    回覆刪除
  4. 教授, 請問你是在哪裏看的? 在youtube看到第十五集就沒有了。。。

    另,感激推介,的確是好戲。

    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