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寫的那篇〈美麗的謊言?〉引起一些迴響,有讀者認為大人刻意令小孩子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可以保持小孩子的童真和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反之,像我那樣一早便教導兒子聖誕老人是虛構的,不但大煞風景,更嚴重的是損害了兒子的童真,逼他過早進入成人的現實世界,簡直是好心做壞事。
這說法實在太 simplistic (通常譯為「過份簡單化」,但不能完全表達原字的意思)。小孩子聽大人說有聖誕老人,毫不懷疑便信了,那是童真;那麼,小兒聽我說沒有聖誕老人,毫不懷疑便信了,不也是童真嗎?難道要相信虛假的東西才算童真?至於想像力,假如要藉著「美麗的謊言」來培養,我們豈不是應該令孩子也相信超人、蜘蛛俠、哈利波特、甚至黃大仙等等都是真的?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倒不如向他們多講些神話故事,幫助他們愛上看書,尤其是文學書(當然,科學書也可以培養想像力)。這正是我做的。小兒八年級時主動找但丁《神曲》來看,看得著迷,接著讀荷馬史詩,高中的 IB 論文寫米爾頓《失樂園》,上到大學還愛讀文學,喜歡想像,雙主修的其中一科是英文(主要讀文學);他從不相信有聖誕老人,但想像力絲毫無損。
其實,兒童有童真,那是自然不過的事,兩三歲的小孩子絕少沒有童真,別人說的,他們都相信,因為在這個年紀他們還未形成心理學裏說的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有大量心理學實驗證明這個年紀的兒童沒有能力明白甚麼是虛假信念(false belief);從這個角度看,童真不過是心智未成熟而已。我在小兒一兩歲時對他說世上沒有聖誕老人,那是不可能令他喪失童真的。有些小孩子被認為過早失去童真,那大多是四歲以後的事,到了這個年紀,小孩子已明白甚麼是虛假信念,也懂得說謊,如果再加上利害計算,那就真的不像個小孩子了。然而,失去童真,那是遲早的事,是心理成長的自然結果,沒有甚麼值得可惜的。
童真在於真,有些人將「童真」和「童心」混為一談,但這兩個概念應該分開。我在拙著《沉思武俠立斜陽:感悟金庸小說》裏有一篇文章寫周伯通,談到童心和童真,我是這樣劃分的:「童心,是在兒童身上特別清楚見到的心理動力,而且一般來說比成人的強烈很多,例如自我中心、愛玩耍和有好奇心;童真,則是表達思想和情感時的一種心理質素,也是在兒童身上特別清楚見到的,就是不受人際利害和社會規則約束,沒有機心,因而是純粹和真切的。人長大後,要保持童心或童心未泯,不容易;要保持童真,那就更加難了。」(〈老頑童與幼稚老人〉)我說「更加難」,那是委婉的說法,事實上成人根本沒可能保持童真,極其量只是有類似童真的品質。
有些人認為成人而有童真(其實只是類似童真的品質)是很可貴的,但想深一層,他們認為可貴的,根本不是童真,也不必用「童真」來形容。假如一個成年人真的有類似童真的品質,他便是一個輕信的人,沒有懷疑精神,容易受騙。這樣的品質,浪漫眼光觀之,曰童真;現實眼光觀之,曰幼稚。說是童真,也許令人覺得可貴;說是幼稚,則頓覺可笑。作為成人,除非瘋了,否則根本不可能完全不受人際利害和社會規則約束,不可能事事直話直說,因為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也要明白人心叵測,為了保護自己,不應輕信別人。值得珍貴的,是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以誠待人,不虛偽,不矯情,不事事計算,不妄自猜度別人,純粹真切卻不幼稚,沒有機心但不容易受騙。這樣的人,有的不是童真,而是成熟的真與善。
(原載於《蘋果日報》2018年12月29日)